新课标.研修心得体会-冯莉
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,思政教师就像是这位灵魂大师,用我们生动有趣的课堂启发学生的思维,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,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青少年。在深入学习新课标后,我更加认识到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出台的背景下,作为思政教师的我们更加应该做到立德树人,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,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能担起时代大任的新青年。下面谈一谈我对新课标学习的点点感悟。
一、研读新课程,走出传统教学误区
《新课程标准》中要求教师注重思维、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。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,充分发挥本学科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,如社会人文、时政法治、名人轶事、心理健康等。在教学实践中,教师们要把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,充分了解和把握新课标,倡导探究学习,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。
二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
道法教师要用好教材,创造性地使用教材,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,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读本等,进行依法治国、立德树人教育。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这本“无字书”,关注疫情变化,社会生活百态,结合节日、纪念日等让学生从生活中、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,感悟人生的真谛。
三、注重学科间的融合
各学科之间是融会贯通的,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科间的交叉,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,激发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来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知识点,又用道德与法治的辩证思维方法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。
四、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
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上好道德与法治课,关键在教师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,以政治强、情怀深、思维新、视野广、自律严、人格正的标准来要求自己。
通过学习新课标,了解义务阶段科学课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,它跨学科,综合性极强,需要教师有极强的综合素质。道法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:
1、面向全体学生,立足核心素养发展。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观念、科学思维、探究实践、态度责任。
2、激发学习动机,加强探究实践。新课标鼓励科学学科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。
3、重视综合评价,促进学生发展。强化过程性评价,健全综合性评价,通过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进步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道:“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,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,撑起一片天。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,不断积聚着能量,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。”作为小学阶段的道法老师,我们面对的是未来的青年,我们如何让他们成为茁壮成长的小树,成为初升的朝阳,是我们要为之付出努力的方向。作为教师,我们的课堂一定要从思维角度上实现根本的改变,才能让新课标落地生花。